全国政协委员谈书画鉴定造假乱象:建议国家级

2016-03-16 14:29:00
    书画造假卖假的现象历史上一直存在,近些年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此行业的“水”之深早已是业内公知。在全国政协会议文艺组的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刘宇一、李翔、余辉、吴欢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字画的抄袭剽窃、鉴定造假等问题。   
  
    刘宇一讲述了两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我已经19年没有给拍卖行提供一幅画了,但是一次偶然我发现市场上有我的作品”,由于刘宇一很少上网,直到有朋友看到才告诉他东北有位画家剽窃了他两幅作品:一幅是《借火》,作品以黄河为背景,奔腾不息的黄河岸边,身披军大衣的毛泽东正在向一位陕北老大爷借火点烟;另一幅是描绘十大元帅授勋场景的《八一颂》。《借火》是刘宇一2012年的油画作品,假画2014年出现,是国画作品,“构图、造型一模一样,连背景、后边的八路军战士,天上的鹰都一样”。得知假画《八一颂》还出版发行了之后,刘宇一找过相关责任人,也没能解决问题。“我还看了他其它作品,发现这位画家挺喜欢画历史画,把沈尧伊的《遵义会议》也画了一遍。”刘宇一后来放弃了申诉,“我有些于心不忍,这个画家对历史画还比较感兴趣,在历史画被边缘化的今天,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

  
     抄袭屡见不鲜,不实鉴定结果也是美术市场的一个毒瘤。经人介绍,刘宇一曾在香港帮人看过一些画,此人号称有一批真迹,有齐白石、徐悲鸿、黄胄等人的作品。“按我的理解,90%以上都是假的,齐白石的居然就有七八张之多,而且都是88岁那一年画的,我看后发现这就是为讨好香港或者海外华人对吉祥的祈盼而造的假,可收藏者还对画的来历讲得头头是道。”刘宇一虽心知画是假的可也不便明说,毕竟自己不是鉴定字画的专家,于是建议他徐悲鸿的画找廖静文鉴定,齐白石的画找齐良迟,那时候两位老先生还都健在。廖静文当时跟他说:“连你看都是假的,让我去看有什么意义呢?新加坡一个大老板曾经说悲鸿的一幅马画抗战时丢在南洋了,让我去鉴定真假,我去时他还请了很多客人,都是当地的名流、大富豪,大家兴致很高,吃完饭上楼去看那张画,我一看是假的,我说假吧,大家扫兴,要说真我良心过不去,最后只好说假的,搞得老板灰头土脸。”廖静文不想让此事重演,拒绝了刘宇一的香港之邀。一两年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结果香港这位“藏家”说他另外找人鉴定之后全卖了,这让刘宇一非常惊讶,据他所知,一些正规拍卖行也有假画出现。

  
    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缺乏具有公信力的评估机构与平台,导致欺骗性鉴定和估价丑闻时有出现。全国政协委员们呼吁建立评估鉴定体系。刘宇一希望从法律、制度上规范这些问题,“我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很难,可努力总比不努力好,这件事已经谈了十几年,仍在原地踏步”。李翔说:“在我国只有珠宝行业有专门的评估机构,书画领域因缺乏这样的评估机构导致市场乱象丛生。”他认为,在文化艺术方面还需要成立国家级的评估委员会,直接代表国家和政府,评估委员会和法律直接对接,出具评估证书并产生法律效益。同时,鉴定师和评估师应该分开,鉴定师只鉴定真与假,评估师专门评定价格。余辉说,在文物鉴定方面,文物鉴定师由于没有资格认定系统,很多不法分子在肆意操作,出现了很多违法乱纪现象,坑蒙拐骗事件屡屡发生。余辉建议,可参照律师事务所的模式创办鉴定文物事务所,“对有资质的人通过相关部门给予认定,可以参与一些鉴定活动;鉴定证明须负法律责任,而鉴定的人必须是在文物工作中有相当实践经验的,公立博物馆的公职人员在职期间不得参与鉴定事务所的工作。准文物鉴定师通过考试录用,在鉴定过程中,如果多次出现鉴定失误,则吊销其执照,如果事务所多次出错,也应吊销执照,通过法律完善行业管理。”吴欢也表示,可针对某一艺术品成立鉴定委员会,并由鉴定专家和健在的艺术品作者的亲属或子弟一起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