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国资委: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2017-04-21 16:00:00
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撑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一个着力重点,就是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市国资委初步确定了“完善体制机制,更新引才观念、强化服务保障、抓好人才使用”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有力推动市属国企抓才、引才、育才、用才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推动市属国企抓才引才育才用才

为进一步为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造就良好环境,市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照市委组织部此前制定的贯彻落实《意见》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对明确我委的“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合理提高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更大力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储备和培养”等11项任务,逐条逐项梳理,研究制定具体措施。

在拓展引才渠道方面,市国资委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引才模式。如成都地铁公司与成都工业学院等19所院校签订“订单委托”培养协议,2016年计划订单学生达3500余人。按照企业人才需求专业化、市场化要求,不断加强市属国企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力度。2014年以来,市属各企业共引进人才1100余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1名。如金控集团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去年上半年从来自全国的1000多名报名者中,通过层层筛选,遴选了11名企业中层副职管理人员。同时,各市属企业积极参与市人才办组织的“深圳行”“上海行”等活动,广募人才,储备人才。

在强化育才实效方面,先后选派市属国企管理人才参加“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宏观经济与现代金融”等7期异地培训,共培训企业管理人员近70人(次)。去年5月、8月,分别在市委党校、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组织对市属国企的近100名企业管理人才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各市属企业还结合实际,分层分类开展各类培训,去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近30个,培训企业管理人才1200余人(次)。

在激发用才活力方面,通过完善薪酬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职称评审、创新服务方式等多种途径,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如成都技转集团为高层次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有效推动了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相衔接,先后转化科研成果30余个,极大地提高了科研人才工作积极性。

结合市属国有企业实际 促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结合落实中央《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市属国有企业实际,市国资委将研究制定《市属国有企业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着力推动市属国企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人才工作协调机制等措施和办法,不断促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同时,研究制定《关于市属国有重要企业经营管理层实行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的意见》,拟在竞争性企业中,根据企业分类和岗位特点,采取企业内部竞聘、社会公开招聘、委托中介机构寻聘和出资人推荐等方式,合理增加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并制定与之配套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股权设置等激励政策,支持企业人才创新创业。

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需求,市国资委还遴选和储备一批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区分经营管理、工程建设、投融资管理、财务审计等不同人才类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企业后备人才队伍。

此外,市国资委还大力实施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认真研究、科学制定企业管理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分层分类进行培训,着力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加强企业人才培养。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家培训机构等,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同时,鼓励支持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服务保障,优化企业人才发展环境。

成都工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辉:

静得下心 沉得下去 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从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到成都工投电子,从显像管到液晶面板行业,从技术研究到技术管理、企业管理……多年来,成都工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辉带领技术团队,获得了多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为企业转型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于企业而言,要更多考虑如何把科学知识转为生产成果。因此,要沉得下去,到生产一线了解实际需求,把知识思想转为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创新成果。“只有技术最终产生效益,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不断地创新实践中,企业也逐步做大做强。而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电子显像管转向平板显示。液晶玻璃板也越来越高清,越来越轻薄。“原有的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就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袁辉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取得30项专利,涵盖液晶面板玻璃减薄的工艺、设备、工装等多个方面。

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薄化技术和设备,建设了省内第一条4.5代线TFT—LCD液晶面板玻璃减薄生产线项目,已成功为成都京东方、成都天马的4.5代TFT—LCD面板玻璃进行薄化加工。同时,可根据客户需求薄化厚度至0.6t—0.3t(1t=1毫米)不等,薄化能力和品质满足了客户高端面板产品需求。

回顾30多年的职业生涯,袁辉对自己一直从事光电显示行业感到很欣慰:自己付出了辛勤,也收获了快乐,取得了成绩。“在这里,我看到了技术进步,感受到行业发展的脉搏,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己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袁辉感慨万千地说,每个人走出的路都不一样,但归根结底,都是以自身努力回报社会,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静:

参与完成多项重大技术攻关 助推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成都建工集团技术领航人,该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静多年来主持、独立完成多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奠定了集团以建筑施工主业立足西部市场的龙头企业基础。先后主持、组织完成的《火箭加注供气系统超长距离高洁净度管道安装施工工法》等10余项工法已获国家级工法;主持研究并取得了《丝卡接》等27项实用新型专利,为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张静被抽调到世行参与援建索马里项目。作为集团参与海外市场项目“第一人”,张静的经历为集团参与海外项目开发与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集团不仅承接了国内多个地区工程项目,还积极对接了俄罗斯、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阿联酋、柬埔寨、安哥拉、奥地利等国12个意向性合作项目;组织人员3次赴俄罗斯实地考察,对意向项目反复甄别筛选,择优确定了数个重点跟踪项目,为下一步取得海外市场新突破奠定了基础。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参与一些重大项目需要特级资质、国家级工法。”张静介绍,国家级工法是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这也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以前,集团缺乏国家级工法,无法参与一些重大基建项目。”张静介绍,通过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集团申报了一些国家级工法。“到目前,已经取得了国家级工法16个。在专利方面,集团近几年也取得了200多项专利,其中,60多项是发明专利。”

围绕产业政策、城市建设,集团还主动实施产学研联合,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4大专项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促进集团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波:

主持参研的多个项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从事地铁工作3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波全程、全方位组织了成都地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技术管理和统筹工作,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屈指可数的“全功能型”国家级专家。

在新技术、复杂技术面前,于波相继在我国首先提出地铁“一岛两侧”式多站台换乘车站、地下无柱大跨度车站、24米单跨浅埋暗挖隧道、砂岩中左右线盾构近距离重叠、“自然通风”等多项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的创新设计方案,并已成功应用和实践检验;近来.,积极组织攻克国内首个采用“城市轨道市域线快慢行组合运行”、环线多交路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等新技术难关。

作为牵头人,于波还策划和组织了成都市多轮地铁建设规划的编制。由于在建设规划中选择项目合理、论证充分,既体现了成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迫切性,又合理地统筹、兼顾与平衡了成都市近期发展规划、内外交通枢纽布局、资源共享及成都市辐射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等因素,使成都市共计三轮、累计508公里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均顺利获得国家批复;近期,于波又组织完成了规模为283公里的成都市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成都地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于波还率领团队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并不断填补我国地铁技术空白,如“自然通风”“高富水密实砂卵石地层采用盾构机掘进”“快慢车越行快线”等多项高难度、高复杂性技术,为成都地铁10多年来的安全建设、稳健推进、运营良好有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